2025 年 4 月,在青春洋溢的阿信里,两场风格迥异却又同样震撼心灵的音乐演出,成为了师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,他们分别为国潮新声小石门乐队的 “破壁・共生——传统民乐与先锋摇滚的对话” 以及北京,离开乐队以器乐摇滚之名开启的纯粹音乐篇章,以下是两场演出的精彩回顾与融合呈现。


小石门乐队:国潮新声,破壁共生
2025年4月18日晚 19 时,“闹得不错”Live House 灯光闪烁,人头攒动,小石门乐队带着他们独特的 “新国潮摇滚” 风格空降校园。自 2016 年在石家庄成立以来,乐队一直以民族吹管乐为核心,大胆地将摇滚、流行、戏曲元素进行融合,2023 年斩获红糖乐队大赛亚军,还多次登陆央视舞台及迷笛、草莓等顶级音乐节,代表作《风山水起》《三笑》《小石门酒馆》全网播放破千万,他们坚持 “用烟火气点燃艺术”,用音乐讲述市井故事,被乐迷誉为 “最会玩传统的摇滚先锋”。
演出伊始,乐队便以一场破壁舞台秀震撼全场,传统与现代在这方舞台上极致碰撞。《小石门酒馆》中,鼓点如炸裂般激昂,唢呐嘶鸣,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血;《风山水起》里,青蓝灯光交织着水墨动画,唢呐独奏宛如龙腾九天,让全场观众屏息凝神;《三笑》更是将戏曲唱腔与摇滚节奏完美混搭,长笛与电吉他上演了一出精彩的 “中西对话”。除了精彩的表演,乐队还设置了沉浸互动环节,创作漫谈会上,成员们分享了 “菜市场采风”“胡同录音” 等奇葩创作故事,让观众们深入了解了他们音乐背后的灵感源泉。当演出结束,最后一缕音符消融在月光里,这场青春与艺术的对话已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中,愿它如一粒种子,在更多青年心中埋下热爱艺术的星火。


北京,离开乐队:器乐摇滚,纯粹表达
无独有偶,在晋中信息学院的校园里,北京,离开乐队也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音乐盛宴。这支成立于 2023 年的新锐器乐摇滚乐队,前身是驻足别墅庄园,2025年3月正式更名后,以器乐摇滚为核心,融合后摇与数摇,形成了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风格。他们秉持着 “内容至上” 的创作原则,拒绝形式大于内容的演出,拒绝为迎合市场而牺牲艺术审美,乐队成员们坦言:“我们不善言辞,所有表达,皆在音乐。” 他们将情感融入音符,用纯粹的器乐语言与听众进行心灵对话。
乐队的现场演出特色鲜明,以 “零冗余表演” 为亮点,摒弃视觉噱头,聚焦音乐本身,灯光与音效严格服务于器乐层次的变化,引导观众沉浸于声音的流动与碰撞中。他们的演出不仅是艺术生涯的里程碑,更像是一场关于独立审美复兴的宣言,在这个算法不断定义听觉的时代,北京,离开乐队以器乐为刃,划开被流量裹挟的音乐幕布,让每一个音符都拒绝被简单归类,每一段演奏都指向未被驯服的自由。“离开” 之名,既是对形式主义的告别,也是对音乐本真的抵达,他们用坚守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,让我们看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坚持初心、不为外界干扰和诱惑所动摇,用真诚和努力去创作和表达的重要性。


这两场风格殊途却精神同轨的校园音乐实践,犹如两面棱镜,折射出当代音乐生态的多元面向。小石门乐队以传统为底色,泼洒摇滚的实验颜料,构建出打破文化边界的新语境;北京,离开乐队则以极简器乐为载体,回归音乐的本质,探索情感表达的纯粹维度。它们共同指向的,是音乐作为文化载体在传承与创新中的辩证关系。从民族元素到器乐极简,从集体情感到个体哲学,这种音乐范式的交替对话,正重塑当代青年的审美坐标。
更重要的是,这种探索并非孤立的表演行为,而是以校园为场域的开放实验——它让传统技艺在现代语境中生长,让先锋理念在思辨中落地。这种连接历史与未来、个体与集体的音乐探索,正在为校园文化生态注入新的活力,也为中国摇滚乐提供了一条从流俗中突围的进化路径。
(撰稿:晁济喆、潘奕欣)
(供稿:大学生艺术团)
(图片:大学生艺术团)